欢迎光临画韵中国!

动态首页图片新闻

陈彦回长安 再讲《装台》故事

发布时间:2020/12/22   浏览量:1770  

陈彦为读者签名。陕西日报记者 戴吉坤摄

[网上陕西摘录]电视剧《装台》自播出以来,口碑领跑同期国产剧,已经成为现象级优质爆款作品。“陕普”台词的原汁原味,雁塔、钟楼、古城墙等富有地域特色的标志性建筑,充满烟火气息的陕西市井生活,剧中穿插的秦腔唱段,这些亮点不仅让陕西老乡们欲罢不能,同时也吸引着全国观众的目光。据酷云实时的收视率数据显示,该剧当晚实时收视率突破2%。据豆瓣的观众评分显示,该剧当晚开出8.4分的好成绩。

电视剧获得收视率和口碑的双丰收,剧中丰富的陕西元素也让古都的人文风情成为时下的热门话题,使得更多观众追根溯源,关注同名小说《装台》,关注陕西文学创作、陕西风土人情和底层普通人的生存状态。

12月17日,小说《装台》作者陈彦从北京返回他居住生活了20余年的西安城,与观众、读者们面对面交流文学创作、戏里戏外,古都长安再次刮起“装台风”。

重返长安为西安“装台”

12月18日,电视剧《装台》在央视一套收官,这部人间温情大戏,演活了平凡人的奋斗,让观众们连连叫好,意犹未尽。同日,以“一切从生活出发”为主题的第二十四期西咸新区文化大讲堂在诗经里小镇成功举办,陈彦从北京回到西安,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与生活相关的文学创作思考之旅,活动现场观众近500人,网络直播观看人数超过50万人次。

“说说装台是怎么回事”成为陈彦此次文学讲座的开场白,他说《装台》的缘起,是自己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做院长时,认识了一个小名叫“生生”的普通人朱冬平,当时院里举办了“西安天天有秦腔”活动,剧场要天天翻台,工作量很大,因此雇了大量农民工进行装台工作,这群工人的工头就是生生。白天演员们彩排,装台只能在夜里赶工进行,工人们非常辛苦。冬天,陈彦在晨跑时,经常看见装台工蜷缩在剧院院子的暖气井盖上休息。“舞台那样美丽的地方,背后到底有多少人的牺牲和奉献,我特别想把他们展示出来。他们的奋斗、隐忍、韧性,都是我们中华民族非常需要的一种精神。”陈彦说。

在陈彦几十年的创作经历中,他认为生活是最重要的,对于作家来讲,创作就是一切要从生活出发。《装台》所体现的不仅是烟火弥漫的世俗生活和世态人情的种种变幻,也是最真实的“陕西故事”。

陈彦坦言,此次回到家乡,读者、观众们热情高昂,签字书籍已超过万本,有时到了饭点,别人在吃饭,自己还在一旁签书。12月19日,西安市新华书店联合作家出版社,特别邀请陈彦在曲江书城举办作家签售暨读者分享会。当日,众多书迷和剧迷早早到达现场等候,有的读者捧着20多本书等待签名。“我觉得以后写作肯定还会涉及西安生活的方方面面,西安有我25年的生活,积累的很多还没有打开。”面对读者,陈彦动情地说。

此外,陈彦透露,由张艺谋执导,由小说《主角》改编的电视剧的剧本创作工作已经在进行了,很快就会开拍。小说《主角》的话剧改编工作也已经开始了。届时,观众能够看到《主角》的电视剧和话剧版本。“明年,我将推出一部新的长篇小说《喜剧》,力争以更好的作品回馈社会、回馈人民。”陈彦说。

生长在陕西的文学土壤上

此次电视剧《装台》大火,离不开原著小说过硬的品质。小说《装台》自2015年面世后,被评为“2015中国好书”,获首届“吴承恩长篇小说奖”和“2015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”榜首。多年来,陈彦著有长篇小说《西京故事》《主角》《装台》,其中《主角》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。他出版的《陈彦剧作选》《陈彦词作选》,散文集《必须抵达》《边走边看》《坚挺的表达》等著作,以妙笔为大时代中的芸芸众生立传,生动书写了跌宕曲折的大时代,塑造了生动鲜活的人物群像。除了文学创作外,戏剧创作也是他创作的重心。

“我最早是从写小说开始的,我们那一代人,大概都有文学梦。我17岁时在一个省级内刊上发了第一篇小说《爆破》,还写了一些散文。当时县文化局的领导认为我能写,让我交一部‘学校剧’,于是我就写了一个话剧,叫《她在他们中间》,一共九场。谁知,几个月后通知下来,这部剧获得了省二等奖。由此,我有了戏剧创作的信心,加之单位写了就排,排了就演,两三年中,搬上舞台的有四五个大戏,戏剧创作逐渐就成了我的职业。”陈彦说。

陈彦深入生活、深入基层,将自己的笔触聚焦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那些普普通通的平凡人。他创作的《迟开的玫瑰》《大树西迁》《西京故事》等数十部戏剧作品,多次获“曹禺戏剧文学奖”“文华编剧奖”,32集电视剧《大树小树》,在央视播出并获电视剧飞天奖。“我是从散文、小说写作开始,中途转向戏剧,最终又回归小说创作的。今天蓦然回首,深感沧桑与欢欣。从文学走向戏剧,是因为职业的原因,也是因为文学的原因。因为戏剧就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诗歌、戏剧、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,从来都是高度融合的统一体,很多小说家也是戏剧家,戏剧家也是小说家、诗人,他们是可以分设但不能分割的有机体。”陈彦说。

陈彦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,笔触也大都聚焦于身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那些普普通通的平凡人。提起陕西这片厚土,他说:“这片土地养育了厚重大气的三秦文化,也养育了前赴后继、延绵不绝的作家群。这些作家坚守在现实主义的大地上,深切关注社会发展,洞悉历史进程,探察人性温度,雕刻生命群像,塑造奋进不屈的灵魂,给人以浩然正大气象。我是从这片土地上走出来的作家,面对前贤,我们不能不敬畏他们的高度,并努力承接他们的衣钵,继续奋力向前!”

最温暖的人间烟火

12月16日,在电视剧《装台》即将收官之时,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电视剧《装台》研讨会在北京举行。研讨会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主持,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周继红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召集人申积军、著名文艺评论家及《装台》部分剧组主创人员参加研讨,大家对这部温暖、乐观、充满人间烟火气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。

“该剧成功地呈现了一个时代的世间百态、人情冷暖和广阔的社会生活。未来,我们需要更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、以现实主义精神表现现实生活、用真诚的态度对待创作的作品。”周继红说。

申积军认为,央视一套黄金档电视剧不仅有严肃厚重的国家精神,更有五味杂陈以小见大的百态人生。在深入改革的过程中,像《装台》这样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电视剧就是一次突破性的进展。这部剧扎根市井,挖掘生活的本质,观众在深刻共鸣与碰撞的同时,引发多重思考。

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表示:“《装台》不是写一个人,而是写整个群体,不是光写他们的装台,还写他们的日常生活、日夜晨昏,装台的形形色色、生活的悲欢离合……我看过几十年来写当代社会劳动者的作品,没有一个片子达到这种水平。”

关注普通劳动者的生活,是近年来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创作者的创作趋势。“《装台》敲响了关注普通劳动者的时代之音,该剧在人物群像的丰满塑造、地方化的语言使用、真实而充满烟火气的空间建造,以及对民俗的文化传达等方面,都体现了极高的艺术创作水准。”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坦言。

《装台》是陕西人创作,在陕西拍摄,也是主要由陕西籍艺术家表演的陕西故事。亲切、自然的创作风格,离不开演员对角色的塑造和表现,剧中饰演大雀儿的演员姬他虽然是陕西本地人,但在演绎角色前也花费了大量时间去体验生活。他说:“有土壤,角色才能扎根,有了根基才能生长出有血有肉的生命。土壤从哪来呢?我觉得必须要从生活中来,我们要从生活的本质里面去寻找真实的生活感受,然后反哺到角色上。”

合作媒体机构

电话:029-81779909 传真:029- 81774280 邮箱:931737117@qq.com客服QQ:931737117

版权西安悦合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:13992008306陕ICP备15007881号-1

法律顾问:陕西轩举律师事务所(姚博扬-13319186653) 技术支持:西安凤巢网络

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-63907152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《画韵中国》陕公网安备 00000000000号